金秋十月,宁都大地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在东韶乡永乐村凌云山生态大米加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将刚脱壳的新米分装成真空包装,工人师傅熟练地码放着印有“凌云山鲜米”标识的米袋;对坊乡富鑫黄鸡扩繁产业基地内,养殖员穿梭在鸡舍间,将一枚枚带着温热的鲜鸡蛋小心翼翼地收进蛋托,分拣、消毒、装箱有条不紊。
“我们乡能把黄鸡产业做起来,靠的就是找准路子、盯紧品质。”对坊乡党委副书记胡大兵介绍道,“我们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通过富鑫黄鸡扩繁产业基地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奖补,完善黄鸡养殖生产全链条,让大家在特色农业发展中敢投入、能赚钱。”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宁都县深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智慧,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构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格局。
近年来,为了让特色农业“扎下根、长得壮”,宁都县多方发力、狠下功夫:组建农业专家团队,将“技术套餐”送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种稻、养鸡、栽果树,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业产业链,开发水稻、黄鸡、脐橙等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构建仓储物流与冷链配送网,保障生鲜品类高效运输;创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等多元化联结模式,让特色农业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如今,宁都县特色农业已结出富民硕果:永乐村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宁都优质黄鸡苗、种蛋销往全国乃至越南、老挝等国家;田头镇边斜村席草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带动100余农户就业增收。
从“一粒米”到“一枚蛋”,从田间地头到山林河流,宁都县正以特色农业为纽带,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技能强起来,让农业产业链条长起来、品牌响起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胡秀宁)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