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米体育服讯(记者刘延正)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更是餐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交汇的今天,如何从根本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并以此驱动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成为餐饮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鲜牛肉火锅品牌左庭右院通过构建高水平全产业链模式,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源头自有:筑牢食安第一道防线
与传统餐饮企业不同,左庭右院从创立之初就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命线,致力于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
据了解,目前左庭右院在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草原拥有36万亩自有牧场,地处黄金奶源带与肉牛优生带交汇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了“犊牛期强化—青年牛塑形—育肥期精饲”的三阶段精细管理体系。牛群自然放养500天以上,从源头上确保了牛肉的品质基础。
“在源头管控方面,我们建立了完整的无抗防疫体系,每头牛都佩戴电子耳标,全程记录生长数据和免疫情况。”左庭右院供应链中心总监姜璐忞说。这种深度介入源头管理的模式,不仅确保了食材的可追溯性,更从养殖环节就为食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缝保鲜:严格管控赋能消费体验
在产业链中端的加工环节,左庭右院投入数千万元在湖州建成现代化屠宰场。该厂总占地面积30亩,其中屠宰场约6000平方米。通过智能化改造,肉牛年屠宰能力达到5万头,2024年10月以来已完成屠宰量近18000头。屠宰场采用恒温控制系统,将环境温度精准控制在10-15摄氏度,并实施“一日双屠”模式,确保牛肉在3-5小时内完成从屠宰到配送的全过程。
“温度是保证牛肉新鲜的重中之重。”屠宰场品控负责人黄炳权表示,“我们通过全程温控系统,确保牛肉始终处于最佳保鲜状态。”
在冷链物流环节,左庭右院不仅配备了实时温控系统的冷藏车,还专门设置了门店交接用的“小红车”,确保“无缝式”过程管理。
在质量检测方面,左庭右院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120项无抗检测,每批次牛肉都要进行抗生素、合成抗菌素等安全指标筛查,确保“无抗”品质。这种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使得左庭右院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和生鲜平台的供应商。

左庭右院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在终端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安全、更优质的用餐体验。企业依托长三角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了“一日两班次屠宰、当日送达”,确保产品的极致新鲜。目前,其供应链服务范围已覆盖上海、杭州、苏州等15个主要城市的130余家门店,年服务消费者超过900万人次。
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市场认可,更推动了行业标准的提升。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秘书长刘金焕指出:“左庭右院构建的全产业链闭环,高度契合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要求,发挥了企业在标准制定、资源整合与价值引领方面的核心作用。”
全产业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左庭右院的实践表明,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餐饮企业向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这种模式虽然投入巨大,但能够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程管控,为企业构筑起深厚的护城河。
“未来餐饮竞争,是供应链完整性的竞争,更加聚焦于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在食品安全、品质稳定、成本控制及抗风险能力上将更具优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
从这个角度而言,左庭右院的实践显然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其对上游养殖、屠宰加工的高标准要求,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另一方面,其在中游物流、仓储等环节的创新,为餐饮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这种以终端品牌引领全产业链升级的模式,正是推动餐饮产业从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力量。

“只有将食品安全贯穿于从牧场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左庭右院创始人郑坚表示,企业将继续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号召,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的深度应用,全产业链管理模式将更加智能、透明。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食品安全为基础、以全程管控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将为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