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米体育服讯(记者王正心) 晨雾轻笼,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俩老头”游客服务中心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娴熟地清洗厨具、摆放桌椅;窑炉旁,面包师傅取出刚出炉的面包,炭火香与麦香交织弥漫;岸边乌篷船内,船夫细致擦拭,静候游客……这幅“窑火映舟影”的动人图景,不仅是水乡风情的诗意呈现,更是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助力乡村振兴描绘的一幅“食安共富”新画卷。
难题迎刃解,昔日窑火焕新红。拥有千年水乡肌理的仲一村,曾面临农房闲置、产业空心、游客“过境式”体验的发展困局。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马玲玲,看中了村中废弃的窑炉,立志以“俩老头”品牌打造集窑烤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业态。然而,创业伊始便遇“拦路虎”——目标农房缺乏产权证明,现场制售条件不达标。海曙区市场监管局靠前服务,联合当地镇村多次现场办公,开辟绿色通道,指导经营者按食品现场制售要求完成改造,最终高效完成了相关证照登记。2024年10月“俩老头”正式开业以来,凭借窑烤面包独特炭烤风味和沉浸式体验迅速走红,后又经营围炉煮茶、爬宠博物馆、非遗体验馆等项目,日接待量屡屡破千,已共接待游客(消费者)超4万人次,2025年营业额有望突破300万元。“俩老头”还吸纳当地村民固定就业15人,年人均收入达4.8万元,成为撬动当地就业增收的有力支点,让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
监管促转型,食安筑基绿意浓。“俩老头”在经营中逐渐发现,现烤面包保质期短、无法在流通渠道销售的瓶颈制约了发展。面对创业者的新困扰,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再次化身“服务先锋”和“安全卫士”,精准指导俩老头面包经营业态由“现场制售”向“生产加工”转型,支持其拓展网上市场,实现经营模式的突破升级。市场监管干部深入一线,指导其对生产经营场所功能分区改造,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解决流通产品包装、标签标识等规范性问题,助力其顺利取得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在冷链车与有效保鲜技术的双重保障下,“俩老头”的面包远销山东、福建等地,销售量实现了翻倍增长,更有效破解了淡季客流不足的经营难题。同时,“俩老头”创新推出的碱水面包挂件等特色“周边”产品,不仅增加了游客消费趣味,更成为流动的“食安共富”宣传名片。
联动谋共赢,串珠成链共富金。“一花独放不是春”,为推动区块抱团联动发展,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巧做“食安共富摆渡人”,以成功孵化的“俩老头”为活力起点,沿着千年流淌的水系脉络,联结仲一村周边特色主体点位,精心策划推出“舟游共富链”特色路线。打造各村“食安共富码头”,串联起蜃蛟米食、黄古林草席等传统特色(非遗)产业及文化,茂新村网红火车餐厅咖啡、太空农业体验中心等“网红”场所,以及御史第、宁波家风馆等文旅资源。这条水上“共富链”,让游客乘一叶乌篷,即可饱览水乡风韵,深度体验各村落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产业特色,推动食品产业和市场半径的几何级增长。网红火车餐厅咖啡日销售最多达到935杯,成为全市咖啡馆日销量的最高纪录保持者。蜃蛟米食共富工坊特色米食月销量3000盒以上,同时吸收村民固定或灵活就业25人,年人均增收超2.4万元。“俩老头”、蜃蛟米食共富工坊等优先定向采购当地农户自产的新鲜优质食用农产品,既保障原料新鲜安全、源头可追溯,又促进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让“共富金”真正流入田间地头。
一口沉寂的老窑炉,在改造焕新与监管护航下,燃起了“窑火红”的产业新焰;通过严格标准与创新服务,铺就了“食安绿”的发展基石;依托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最终炼就了“共富金”的幸福成色。海曙区市场监管局以市场监管服务为关键推力,深挖乡土资源禀赋,精准破解痛点难点,以食品安全为基本保障,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有效链接当地农户、经营主体与消费市场,助力乡村趟出了一条“食安筑基、产业发展、百姓幸福”的特色共富新路径。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