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以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基层精细化监管工程,提升基层监管效能,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最初一公里”。
推行“123458”监管模式建阵地。四川着力建强基层监管阵地,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一是创新“123458”监管模式。制定“一书二图三员四定五举措八制度”乡镇监管能力建设规范,签订生产主体承诺书,公示产业分布图和网格责任图,配置监管、检测、协管员,确定监管区域、职责、任务、考核,实施精准指导、常态巡查等5项举措,落实培训、检测等8项制度。二是打造标准化监管站点。制定乡镇标准化监管站建设省级农业地方标准,累计安排资金近1亿元,对标建成镇级标准化监管站1493个,覆盖全省50%的乡镇,辖区内规模主体监管面达到100%。三是创新实践专职网格员。金堂县在乡镇监管员的基础上,额外以劳务派遣方式聘用24名乡镇优米app官方下载苹果版安装专职网格员,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青白江区创新协管员职业化,每年财政预算近3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劳务派驻方式聘用33名专职协管员,驻点33个监管区域,全覆盖54个涉农村,用考核推动协管员履职落实。
集成监管制度机制强打法。四川着力探索监管多元化路径和打法,实现基层监管能力纵深提质。一是集成新型监管机制。安排项目推动,在46个县集成“分级+信用+智慧监管+检测新技术+合格证”等“八大”监管制度机制,打出监管组合拳,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创新小农户监管机制。阆中市等地探索出“147”小农户信用监管模式,推出1套闭环追溯体系、4级责任矩阵(县—乡—村—小农户4级)、7维动态画像(信用评级7大类指标)打法,破解小农户监管难题。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时效。四川着力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提高基层监管效率。一是创新App移动巡查。建成四川优米app官方下载苹果版安装智慧监管大平台,省市县数据互联互通,全省乡镇5000余名监管人员通过手机App开展日常巡查,7.9万家主体实现信息化监管,监管覆盖面和巡查频次大幅提升。二是创新可视化监管。成都“智慧动监”,创新以“电子耳标、动监天网、猪皮喷码”技术,打通了养殖、运输、屠宰、流通和执法“五大环节”,构建了生猪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实现了精准追溯;广元市在农资店推行AI可视诊疗,通过语音描述病虫害症状,系统自动匹配推荐农资产品、建立“病例”+“处方”记录,分析区域农资供需指数,实现科学、精准指导绿色防控。三是创新信息化溯源管理。宜宾、遂宁等地打通了农产品追溯与市场流通信息平台对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信息实时传递,在市场销售点消费者可查询到产品的全链条信息,真正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环节、全链条溯源管理。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