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米体育服!
 

秀山县:精耕家庭养育指导 织密儿童成长“守护网”

2025-10-27 17:21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钊琦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重庆市秀山县始终聚焦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监护薄弱等家庭养育痛点,依托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国家级试点项目,深化“边城护苗”品牌行动,以“专业赋能+本土创新”创新构建家庭养育支持体系,让科学养育的种子在渝东南大地生根结果。

双轨深耕:构建“精准筛查—专业干预”服务闭环

秀山县坚持“预防为先、精准施策”,持续优化“团体辅导+个案干预”双轨服务模式,让养育指导既有“广度”更有“深度”。

在团体辅导层面,紧扣家庭实际需求,打造本土化服务矩阵:将国家级非遗“秀山花灯舞” 融入亲子互动,推出《花灯共舞・游戏传情》活动,以“十字步”“凤点头”等舞蹈动作破解亲子互动单一难题;针对儿童营养失衡问题,开展《儿童营养膳食拼图》系列团辅,用“三色餐盘模板”“本地食材分类卡” 直观讲解膳食黄金比例,更改良“咸菜粥”为“鸡蛋蔬菜粥”,以低成本方案打消家长“营养餐贵”的顾虑;围绕安全防护、家庭沟通等主题,还设计“三圈防护”身体自护训练、“赋能・共议”家庭会议实践等课程,累计开展团辅30场次,覆盖600余户监护能力薄弱家庭,通过APGAR家庭功能问卷精准识别教育方法欠缺、情感陪伴不足等8类共性问题,为个案干预打下基础。

个案服务中,组建专业社工团队,遵循“评估—干预—跟踪—成效”闭环,为130户中高风险家庭定制“一户一策”方案:针对隔代教养家庭设计“分龄家务清单”,用“积分兑换心愿”激发儿童自理动力;为特殊需求家庭解读医保、残疾人补贴等相关政策,协助申请公益性岗位;对存在沟通障碍的家庭,创新“动作信号”互动游戏、“每日三问”交流法。630余次的入户走访中,社工不仅是 “问题解决者”,更是“能力赋能者”,帮助家长掌握可复制的养育技巧,123户已结案家庭中,监护人普遍反馈“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

养育焕新:见证家庭与孩子“双向成长”

在精准服务的浸润下,一个个困境家庭实现从“焦虑无助”到“从容有序”的转变,儿童的成长变化成为最动人的答卷:

62岁的伍奶奶身体欠佳、仅小学文化,隔代抚养9岁多动症孙子小逸。此前她靠打骂管教,小逸日均用手机超5小时,还不会自理。社工帮定每日计划表、以代币激励与“淘气椅”方法,如今,小逸能独立分床、做家务,手机使用得到合理控制。

严大明身患重病,面对聋哑妻子与两个营养失衡的孩子,家庭一度陷入监护困境。社工定制“营养三原则”“动作信号沟通法”,协助链接医保资源与临时岗位,如今孩子们主动整理书桌、不再挑食,妻子与孩子的互动也从“回避”转为“拥抱”,严大明在治疗间隙也能从兼顾家庭。

55 岁的梅姑姑因病需常年服用止疼药,还得和左手受伤、仅小学文化的妹妹,共同抚养智力残疾弟弟的儿子小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曾陷 “溺爱与严厉” 的养育困境,小勇分床难、还挑食。社工量身施策,用代币积分、分床过渡计划等干预,如今小勇能独立做家务,梅姑姑也从指责转为温和引导。

持续发力:打造儿童关爱“秀山样板”

家庭养育指导服务的深入推进,不仅让有需求的家庭收获了成长,更让秀山县探索出一条“本土化、专业化、可持续” 的儿童关爱路径:以家庭为核心,联动民政、医疗、社区、学校形成帮扶网络,将非遗文化、本地资源融入服务设计,让科学养育理念“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下一步,秀山县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扩大服务覆盖面,将更多困境、留守和流动儿童家庭纳入支持范围,优化专业服务精准度,联动精神卫生机构、社区照护资源,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长效支持。通过持续织密家庭养育“守护网”,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能在科学关爱下健康成长。(蔡昌怀 吴小霞 徐治梅)

Baidu
map